众安在线、众安新闻客户端消息,10月20日上午,自然资源系统全省季度重点推介会在合肥举行。会议总结前三季度主要工作,部署全年主要工作和推进措施。今年以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省自然资源系统锚定“三区一区”战略定位,紧扣“两统一”核心责任,勇担责任、奋力争先,各项工作稳步推进,重大问题取得重大进展。种植土壤保护取得了惊人的成效。实施促进农场占补平衡、提高农场质量的改革,建立保护农场的工作机制。农场行动,省级负总责,市县落实。制定过渡期耕地恢复规划,通过“识别一批、恢复一批、更换一批”推动解决历史存在问题。累计交易耕地面积2893公顷,交易金额7.91亿元。智慧农田保护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试点。在全国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中,连续两年被评为“优秀”。是全国第6个省份,排名较去年上升2位。土元素的防护等级显着提升。坚持土地要素跟随项目,重大项目用地必须保障。一月至九月今年,全省提供土地20.21万公顷,供应土地23.38万公顷,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7位,长三角第2位和第3位。创新打造“幸福企业·土地交易”平台,建立工业用地项目使用全流程服务机制。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100%以“共有地”形式提供。全国第七批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成功发行,分批发行282.51亿元,覆盖172个项目、3.2万公顷,为存量土地再生和房地产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新成效。首部地方标准《建设项目临时用地规模审批技术导则》首创“园区-单元-项目”一体化经济集约管理模式el并写入《安徽省开发区条例》;制定《建设用地标准(2025年版)》,首创旅游服务设施等类别首批项目,其中25个行业类别容积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淮南、宣城、霍山、望江县新入选国家低效土地再开发试点项目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位居全国第一。 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。滁河成为首个跨省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正式登记的河流,并入选全省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10项重点改革措施;黄山市制定新“一码协”地籍的经验与做法自然资源部推行房地产单元代码实名普查机制。继续推进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,在长三角等地区实现“跨省办理”。被评为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。生态修复实现多极引领。超额完成国家巢湖流域景观工程绩效目标。创新实施省级工程项目走在全国前列,共实施省级工程项目15个,投资10.56亿元。 “探索”“利用+治理”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全国推广,已修复废弃矿山3792个、面积45.97万公顷,占工程数量的94.2%。武威市三个土地综合管理试点开城镇、杜集区硕里镇、霍山县但家庙镇被自然资源部评选为典型案例。未来,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严守人工土壤保护红线,加大闲置土壤处置力度,进一步优化土壤要素配置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,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,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自然资源支撑。 (记者卢文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