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视角|生态绘画新卷:不同地方描绘美丽
作者:365bet网址 发布时间:2025-11-20 10:45
生态兴旺,发展兴旺。近年来,各地不断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共赢,一系列生动实践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生动画卷。 ■ 候鸟“投票”太湖美景,科技疏浚再创新篇章。江苏无锡鼋头渚风景区,成群的红嘴鸥飞过湖面,盘旋飞翔;湖心小岛上,野鸳鸯嬉戏不停,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。候鸟是环境的“试管”。他们的希望是为太湖生态治理投下最直接的“一票”。人与鸟共赏的结合是偶然的。这背后是太湖更深层次的治理动作。在数十公里外的无锡宜兴海域,一座名为“太湖之光”的漂浮“移动工厂”24小时运转。它包含多个工作容器串联,管道纵横,设备分布密集。令人惊奇的是,经过高效过滤系统处理的湖水可以用来在船上养鱼。而湖底清除的淤泥也发生了变化,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。一边是候鸟绕船的生态美景,一边是泥巴变砖的工艺奇观。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意象共同奏响了太湖绿色发展的交响曲。太湖这片古老而珍贵的水体,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,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呈现出精彩的现代规划。 ■洱海源湿地醉人初冬游客。初冬时节,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粗笔湖湿地迎来了最佳观赏季节。晴朗的天空下,水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。水杉、栈道、候鸟同时在玻璃里。冷暖色调相得益彰,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近年来,洱源县对流域湿地和缓冲区进行保护改造,优化生态环境,改善地下水,恢复生物多样性,构筑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屏障,促进湿地经济发展。目前,全县湿地总面积已达6.88万公顷,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,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景观。 ■ 吉林珲春:威虎山森林生态美,边境文旅融合。吉林省珲春市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,持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。举着“东北虎”文化旅游招牌的各国游客。近日,一群中学生来到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学馆学习。著名的科普馆利用科技设备、重要标本、详细史料和互动装置,全面展示东北虎、豹的生物特征、生活状况和国家公园成就。近年来,珲春市通过退耕还林、打击盗猎、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,推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帮助野生东北虎、豹子种群数量增长。同时,当地持续开展以“保护虎豹家园、促进虎豹再生和保护”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。■陕西榆林:打造苹果产业“创绿金” 地处万美沙地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,近日迎来苹果大丰收,曾经黄沙漫山、沟壑如今硕果累累,沙苹果成为当地生态农业的新名片。利用生态改善、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,苹果带从关中平原扩展到亩乌,苹果超越了土壤和气候的差异,从秦岭北麓种植到沙漠边缘,这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,是“人与人之间的统一”理念的落实、生根和融合。■四川:科技赋能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。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,四川园区各区域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,加快建设“天地”一体化监测体系,以科技手段赋能保护效能,准确感知和理解生态保护对象和范围,使其更加智能、精准、精准、有序。目前,“天地”一体化监测体系监控系统部署了60个红外摄像头监控系统,可将数据实时回传至绵竹唐家河、大山湖、一布布等主要生态区域,构建了完整的监控网络,成功采集图像数据18000余条,“天地一体”监控系统通过科学手段强化防护效率。科技手段,让生态保护的对象和范围被准确地看到和理解,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。统筹:李杰、王健、李佳林 导演:田田 包装:夏勇 新华社音像部制作 新华社记者综合报道
电话
020-66888888